【社会实践】青衿致远实践队:法治之光映田野,和谐之音绕山林

发布时间:2024-07-12 作者:徐铭霞 审核:陈熙 发布:杨倩 浏览次数:16

为全面而系统地掌握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与面临的挑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衿致远实践队前往享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美誉的青岛达尼村进行实地考察与学习。此次访问,实践队旨在通过与达尼村张金宝书记、张家楼司法所温雨所长及资深法律顾问宋丽律师的对话与交流,深入剖析该村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成效亮点及未来规划。

通过此次深入的交流学习,实践队成员深刻领会到达尼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独特智慧与坚定信念。该村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巧妙地将文化产业作为引擎,引领乡村振兴的浪潮。不仅成功引进了青岛绿泽画院等9家知名文化企业,还吸引了山川画廊等10余家个人画廊的入驻,共同铸就了“中国江北第一画家村”的美誉,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在法治建设方面,达尼村同样展现出了前瞻性的布局与扎实的实践。村中注重培养“法治带头人”与“法律明白人”,这些人才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效提升了法治化水平。村法律顾问更是深度参与,从普法计划的精心制定,到村规民约、村民民主议事规则的完善,无不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此外,达尼村还注重法治文化的培育与传播,建设了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广场等标志性设施,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更令人瞩目的是,该村与绿泽电影美术学校携手,共同创建了青岛市首家校园法治文化教育基地,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的重要平台。

在张书记的深入阐述中,实践队成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保障对于达尼村集体发展的基石作用。张书记明确指出,法治不仅是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坚固防线,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达尼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完善,正是基于这一深刻认识之上的实践探索。它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有效解决了各类矛盾纠纷,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为村集体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通过此次交流学习,实践队成员深刻感悟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举措。它关乎每一个村民的切身利益,也关乎乡村的长远发展。展望未来,实践队成员将细心研析并内化达尼村传授的宝贵经验,不断开拓创新,深入探索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的前沿路径与策略。

实践队成员聆听达尼村发展经验 王子硕摄

实践队成员与司法所所长温雨合影 王子硕摄